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川省各市、区教师编制最新考试报名公告点击编制备考专题查看。

教师职业越来越成为大多数人的就业选择,但是教师编制招聘的人数也是比较少的,为了帮助大家充分备考,能在面试考试中脱颖而出,特为大家整理了2020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之《音乐之都维也纳》,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有所收获。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对清华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二册《网上冲浪》单元《探索宇宙的奥秘》一课的补充和扩展。基于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我增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教学内容:利用搜索引擎的特色功能来搜索文字、音乐、图片等信息。

设计理念:

1、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所创设的情境中,来认知文本,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

具体来讲: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合适的语文文本作为载体,能充分的实现一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呈现出较强的逻辑严密性,以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感受工具与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能够在更为广阔的信息视野下阅读文本。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能自己提出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加强与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提高信息素养和语文素养。

2、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明确强调,将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促进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拓展学习时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构想: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

网络资源一般提供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声音或视频资料等。如何能巧妙的实现这三种资源的共享,又能让学生全面感受并运用到相应的搜索技巧呢?我选择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文本,此文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而丰富文字、图片和音乐的资源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美。所以将介绍维也纳这座城市作为任务贯穿整个课堂,能使学生体会到如何运用搜索引擎的特色功能来搜索资料。

对学生的学情预测:

大部分学生对如何提炼出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搜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以往教学的反思:

以往关于“搜索”的教学通常存在二个现象:

其一,教师的搜索选题过大过范,学生输入多种“关键字”得到了海量信息。而忽略了让学生感悟关键字选取的重要性,仅仅浮于对方法的了解。

其二,教学方式局限于“上网——搜索资料——课堂上朗读”这一单一枯燥的过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提炼与重组。

教学总体思路: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教学的总体思路概括为十六个字:、依托文本,提炼资源;合作学习,丰富体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主动搜集、整理信息,来感受和体验搜索的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适当的关键词和特色功能搜索信息。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竞赛活动中尝试合作学习的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领悟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准确的关键词;会用特色搜索功能;综合运用多种搜索方法收集信息。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搜索方法搜索相应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课时我播放古典,让学生猜想乐曲名称及作曲家是谁。然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施特劳斯生平的资料,并进行汇报。我的设计目的是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此复习“关键词”搜索的方法。

二、聚焦重点,合作探究。

在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背景音乐衬托下,开始播放维也纳如画的风景,从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城市建设以及人们对音乐的热爱等多方面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初步去感受为什么这座城市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之说。当展示到“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时,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都有了一股想进一步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冲动和激情。此时我提出本课的教学形式“竞赛答题",促使学生意识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能更好地取得成功。

激于金色大厅,起于金色大厅,所以第一题就是有关于金色大厅的选择题。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年开始,每年的元月一日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举行。

(A)1939 (B)1869 (C)1924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将焦点迅速聚焦在与金色大厅有关的问题上,并在活动中感受到关键字选取的重要性。我们预测学生们可能会选取“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或“金色大厅”等关键词来进行搜索,到底选择哪一个关键词能迅速得到答案,就会成为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焦点。此时,学生们就会进行小组分工,不同的同学选择不同的关键字进行搜索,然后分享成果。这种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去寻找答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初步感受到关键字的选取的重要性。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时,学生就会进一步了解关键词的选取对我们的搜索结果和速度起着决定作用。

紧接着出示第二题(音乐题):

这部交响乐的名字是。它是贝多芬的第交响曲。

附加题:看看能否找到这段交响乐的下载页面。(放音乐)

我设计此题的意图:

一是想让学生初步接触搜索引擎的特色功能:音乐搜索,而不要局限于只学会使用搜索引擎的文本搜索功能。

二是想进一步磨合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有的同伴的特长可以给大家的学习提供帮助,而加深对小组合作学习必要性的认识。为了达成这个意图,我们让学生来解决很专业的交响乐的问题来为难他们。我们设想有的同学从贝多芬入手去查找乐曲的名字,有的同学从乐曲本身出发去查询属于第几部交响曲等。接下来让取得优胜的小组汇报搜索方法时他们会提到使用“百度搜索中的mp3”功能。于是我继续延伸:百度搜索中,除了mp3 特色搜索功能以外还有图片搜索、新闻搜索等等,让学生了解特色搜索功能,并感受到它们对搜索速度的影响。

第三题:(图片题)请找到这张图片,并说出这是维也纳哪位音乐家的雕像?此图片是语文教科书上的原图的远景效果,在教材中以及图片雕像上都有音乐家的名字。

我出这道题的意图在于:

一是想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使用搜索引擎的特色功能:图片搜索。

二是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细节以及善于利用多种信息进行搜索的能力。我设想学生解答此题时,可以在图片中去寻找足够的信息,也可以在文本中去寻找信息,然后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去寻找答案。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角度,对图片的主人公是谁,都会有不同的猜测。但文本中有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姓名,教材的图片中也可观察到极小的、模糊不清的姓名,如何整合这些信息让小组成员都达成共识:为提高搜索的有效性而选择什么样的搜索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深刻体会到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以上设计的题目从题面上来看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解决问题。但深层次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学习深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使用由单一走向全面。其次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所要经历的历程:从起始阶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感知,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直至能深刻体会到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在运用信息工具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巩固知识,延伸学习

我请学生说出平时语文学习时遇到过的难题,让学生解决其中一个难题并汇报,然后总结我们可以将此方法延伸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认识到这种搜索方法和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很多学科的学习中。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围绕“整合"这一个关键词,我有以下二点感受:

一、整合为教学带来了异彩纷呈的课程资源,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工具学科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天涯咫尺”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带来了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学生由过去被动的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转变为主动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领者。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