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川省各市、区教师编制最新考试报名公告点击编制备考专题查看。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考试结构化难吗?其实只要考生认真准备,熟悉答题思路,结构化也是很容易的。为了帮助大家备考,特为大家整理了2020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之《小小魔术师-图形任我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有所收获。

一、说教材

《图形任我变》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第七册第10 课,该册教材共有16 课,供小学六年级学生使用。本单元属于FIASH,共有三课,分别是《探秘动画加工厂》《图形任我变》和《文字也来祝贺我》。

本节课是《图形任我变》的第一课时。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F1ash 逐帧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式。在本课中,需要学生迁移所学知识,特别是“帧”、“图层”的含义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实践操作来真正掌握、运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绘制简单几何图形。

2.能制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原理。

2.学会总结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友好地在小组里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

2.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是:能制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教学难点是:了解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原理。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协 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作品评价法等教法组织教学。这些教法,我将在教学各 环节中具体阐述。

课堂设计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通过“设疑导入——情景激趣——独立尝试——解决疑问——合作创新——作品展示——师生小结”几个环节,由易到难,分层递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

1.教师首先播放演示复习F1ash 简单文字颜色变化的逐帧动画,学生边看老师的演示,边回忆FIlash 逐帧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法。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想一想:同学们还记得F1ash 逐帧动画的制作原理吗?

那其中创建关键帧的快捷键是什么呢?

第二个环节——设疑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闪光的球的动画,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闪光的球动画和以前学过的动画有什么不同?你能猜想一下,可能是怎么完成的?

教师演示。其他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2.师小结:如果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逐帧动画的方法来完成弹球效果,步骤显得多而繁琐,实在是很浪费时间与精力,那有没有新的办法呢?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同学们基于上节课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用逐帧动画完成“闪光的球"效果。但随后,学生会发现这种做法相当不科学,从而形成认知冲突,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闪光的球”这一导入设计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学习新知识。

第三个环节——情景激趣:Flash 里的魔术箱

教师以进行“正方形变圆”为例进行新知识的分步讲解,共分4 步。

师一边讲解演示方法与步骤,生一边操作。

1.师演示讲解步骤一绘制图形时,请生观察思考“笔触颜色”及“填充颜色”的设置。

并强调小结:在绘制图形时,它的颜色分为两个部分——外部的线条称为“笔触颜色”。它描绘形状的轮廓;形状内部的着色称为“填充颜色”。在绘制图形之前,通常要先设置“笔触颜色”和“填充颜色”。

2.师演示讲解步骤二后,请生思考这一步与制作逐帧动画时的区别。

即补间动画通常是插入空白关键帧,而逐帧动画通常是插入关键帧。

3.后2 步则由生自主学习完成。师巡视指导。

再请生演示操作这2 步,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最后生尝试总结形状补间动画的一般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直接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就能绘制圆与矩形。用简单的图形,突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这一重点,从而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形状补间动画原理与方法的总结归纳上,形状补间动画即是一幅图形逐渐变成另一幅图形的效果。

第四个环节——独立尝试:制作圆形变成三角形的形状动画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在30 帧将圆形变成三角形的形状补间动画,在实践中进一步尝试总结形状步间动画制作原理与步骤。

教师在班内巡视,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三角形的绘制,进而完成动画。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学生与老师共同总结归纳出形状步间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法。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归纳为辅。

第五个环节——解决疑问:利用新知识完成“闪光的球”动画

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用形状补间完成“闪光的球"效果动画。教师在班内巡视,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在这一环节里趁热打铁,在学生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法以后,完成课堂开始时教师用以设疑导入的闪光的球动画。该实例的难点在于要将多段形状补间动画首尾相连。实例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呈现的循序渐进原理。

第六个环节——深入创新:魔术师的“变脸秀”

创设情境:著名的川剧“变脸”是很多同学喜爱的节目,那奇妙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接下来我们也来做个变脸秀,比比谁的最精彩!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变脸秀。学生发挥想象,可以是笑脸变哭脸,也可以是小兔脸变小猫脸等等。教师在班内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根据时间安排,学生若不能完成,可布置成作业回家练习。

第七个环节——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教师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分别从动画创意,使用技术,动画效果等展开师生互评。

第八个环节——师生总结,知识延伸

生总结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与制作方法。

延伸:你还可以为你的变脸秀加上背景吗?这个背景可以和图形变化放在同一个图层吗?

五、说教学反思

人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活动的需要和动力应当是首要的。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我在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认知形成冲突。以问题作为出发点。教师通过设置“学生急于解决,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却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并产生迫切的学习需求,掌握教学重点就很容易。

2.设置适度困难。实例的设计并不是水平的,而是要有一定难度梯度。这样,学生的思维兴趣将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到最后创作“变脸秀”时,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教学难点很顺利被突破。

3.提供多元展示平台。利用“作品展示,师生互评”环节,及时了解教学效果的信息。对做的慢和快的学生给以不同的下一步学习目标。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